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土壤条件和冬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冬灌和镇压的作用,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和石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冬灌和镇压措施对麦田土壤水热条件和冬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冬灌相比,冬灌条件下,冬季和春季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温度较稳定。与不镇压相比,镇压处理的冬前和起身期土壤含水量及冬前夜间土壤温度提高。冬灌处理冬小麦在越冬后各时期的总茎数、LAI、干物质积累量有所降低,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灌浆后期叶片SPAD值下降也较快,每穗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减少。镇压使小麦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但对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影响不显著,因为开花后光合速率提高,叶片SPAD值下降较缓慢,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较多。镇压处理成熟期的单位面积穗数降低,但由于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镇压与不镇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从本研究结果看,冬灌是一项防冻保苗的有效措施,与播后镇压配合可减缓冬季低温和温度剧烈变化对小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旨在明确8 h遮光处理对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的差异性。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和中晚熟品种‘冀红9218’为材料,设置8 h光/16 h暗短日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7 d(SD 7)、14 d(SD 14)和21 d(SD 21),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品种的生长特性、花芽分化进程及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遮光明显降低小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且与遮光时间呈负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降低幅度较大;遮光使小豆开花提前的时间增多,开花促进率增大,且与遮光时间呈正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的开花时间提早较多,开花促进率较大;另外,遮光时间与出苗-开花、开花-成熟时间、开花提早时间和开花促进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促使小豆基部、中部和顶部花芽分化时间提前且呈现顶部中部基部的变化趋势,‘冀红9218’较‘白红2号’对短日照敏感,在3个处理下中部和顶部的花芽分化时间较‘白红2号’提前。以上结果说明,遮光处理通过抑制小豆植株的生长而促使小豆花芽分化时间提前。掌握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可为今后小豆花期相遇,加速育种进程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兼顾冬小麦高产和抗倒伏的春季最佳追氮时期,设置品种、追氮期二因素裂区试验,其中,2015-2016年以山农16(SN16)和石新828(SX828)2个品种为主区,2016-2017年以藁优2018(GY2018)、科农2009(KN2009)和石4366(SH4366)3个品种为主区,两年均以春3、4、5、6叶伸出时分别追施总施N量240 kg·hm-2中的50%氮肥(分别用N3~N6表示)为副区。在关键生育时期调查群体总茎数,成熟期调查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拔节至孕穗期一般以N3或N4处理总茎数最多,开花至成熟期一般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N5处理的成穗率最高;孕穗期至开花后24 d,N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最大,N6处理的最小;大部分品种以N4处理的株高最高,不同叶龄期追氮处理的重心高度则因品种而异;N4处理小麦基部第2节间最长,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最小,N3和N4处理的抗倒指数最低。抗倒指数和机械强度与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直径、茎壁厚度和充实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叶龄期追氮对每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大部分小麦品种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且施氮处理间的差异一般不显著。石新828和藁优2018各施氮处理千粒重的差异不显著,另外3个品种N4处理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5个品种中除藁优2018以N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外,其他品种均以N4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均与N5处理的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春4叶期追氮产量性状最优而倒伏风险最大;春5叶期追氮的籽粒产量与春4叶期追氮的差异不显著,但其抗倒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兼顾高产和抗倒伏,因此,春5叶期为河北平原春季最佳追氮时期。在灌水条件常成为限制因素的该地区小麦生产中,春4叶至春5叶期根据水源情况灌水和随水追施氮肥,都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河北省限灌1水条件下推迟拔节水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衡观35和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全生育期仅灌1水,设置3个灌水时期,分别在拔节期(T1)、拔节后6 d(T2)和拔节后12 d(T3)灌水60 mm,分析推迟拔节水后冬小麦个体结构、群体大小、冠层光分布、花后各叶层衰老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时期的推迟,两品种上三叶的长度和面积、穗长、株高、穗数、开花期至花后21 d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总截获率以及旗叶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都呈降低趋势,但倒2叶及以下各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呈上升趋势。T2和T3处理冠层中下部叶片受光条件的改善显著延缓了叶片SPAD值的衰退,T1处理的倒2叶SPAD值在花后21 d时开始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倒3叶、倒4叶和倒5叶SPAD值均在开花期时已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T1处理叶片的早衰使其LAI在花后28 d时低于T2和T3处理。最终T2处理依靠较优的冠层光分布和个体叶片质量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藁优2018的T3处理产量也显著高于T1处理,但衡观35的T3处理因穗数过少,导致产量低于T1处理。拔节后6 d灌溉同步提升了小麦群个体质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5.
水分和氮肥是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子,二者存在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等互作关系。近年来,由于灌溉大量用水和氮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灌溉和施氮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全面概括灌溉和施氮处理的作用,本文从小麦植株和土壤两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灌溉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评估长期灌溉和施氮处理对小麦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制定灌溉和施氮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使小麦叶面积测算的方法更为精确,以田间种植的冬小麦植株为材料,测算了冬小麦叶面积的校正值K。在小麦每个主茎叶片展开时和主要生育时期取样,用直尺测定小麦叶片的长度(L)和宽度(W),并用Li-3000便携式叶面积仪测定对应的叶面积(A),用K=A /(L·W)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的平均K值为0.748 8≈0.75,春生主茎叶的平均K值为0.780 6≈0.78,全株主茎叶的平均K值为0.766 2≈0.77。按生育时期测定,越冬前全部叶片的平均K值为0.729 8≈0.73,春季各生育时期平均K值为0.768 0≈0.77,全部生育时期的平均K值为0.760 4≈0.76。通过与叶面积仪实测的值比较,用全部生育时期的平均值K=0.76,依据公式A=K(L·W)计算的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比用常用的K=0.83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因而建议在利用系数法计算叶面积时采用K=0.76。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大穗型品种衡观35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300万(D300)、420万(D420)和540万(D540)株,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小花结实、籽粒空间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衡观35主茎穗上部和I分蘖穗下部、济麦22主茎和I分蘖穗中上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呈增加的趋势。降低种植密度促进了两个品种穗中部小穗位弱势小花、上部和下部小穗位强势小花的结实。衡观35主茎穗中上部和I分蘖穗中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均高于济麦22。开花期穗干重与可孕小花数呈显著正相关。低种植密度处理下开花期穗干重的增加为其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种植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衡观35的穗数。由于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协调作用,两个品种均在D300处理下获得了最高产量,但与其余种植密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来看,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会促进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穗结实,进而增加穗粒数和产量,可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减量播种和减施氮肥对强筋小麦品种藁优2018茎秆质量和抗倒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D210,210万株·hm-2;D330,330万株·hm-2;D450,450万株·hm-2)和施氮量(N0,0kg·hm-2;N120,120kg·hm-2;N240,240kg·hm-2)对小麦倒伏高发期茎秆形态的影响,以及抗倒伏指数与茎秆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籽粒形成期和蜡熟期,密度由D210增加至D330,小麦茎秆重心高度显著增加,基部节间充实度、秆壁厚度、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茎秆重心高度以N0最小,N240最高;基部节间秆壁厚度在3个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秆充实度、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在乳熟期和蜡熟期N120和N240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基部第1节间抗倒伏指数与节间粗度、充实度和第1节间秆壁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2节间秆壁厚度相关性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抗倒性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籽粒产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但在不同施氮量间表现为N120和N240处理显著高于N0处理。因此,210万株·hm-2至33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和120kg·hm-2的氮素水平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抗倒高产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